动力电池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将成下一个蓝海?-尊龙凯时ag旗舰厅官网

  1. weixin

动力电池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将成下一个蓝海?

4571次 2018/7/2 9:29:20 分类:二手设备资讯 来源:互联网



回收市场百亿规模待突破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如此大规模的动力电池集中“退役”,做好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无论从经济、资源安全,还是从环保角度,都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动力电池的生产离不开原材料,随着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飞速发展,对电池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钴、镍、锂是动力电池的稀缺资源,国内电池材料资源短缺,有的还依赖进口,因此从废旧电池回收中获取资源尤为重要。

 

废旧电池回收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在目前上游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三元电池回收的收益非常高。目前三元电池回收的成本大概在1.52万元/吨,回收拆解后金属材料按目前的资源价格能达到4.2万元/吨。按含金属价值量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未来会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不断扩大。

 

从环保角度来看,废旧动力电池的大量重金属会产生金属污染,电解质溶液会产生土壤和水体污染,这些都会严重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做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处理,也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任务。

 

梯次利用得当则性价比高

 

通常来讲,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年限为58年,其性能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而衰减,电池剩余容量降低到初始容量的70%80%时便无法满足车载动力使用要求。“退役”动力电池经过测试、筛选、重组等环节,可用于低速电动车、备用电源、电力储能等运行状况相对良好、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进行梯次利用。当电池无法进行梯次利用时,则需要进行回收拆解,做资源化处理。

 

国内某研究机构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阶段,仅占电池全生命周期全部可用能量的36%,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如果不进行梯次利用,直接将“退役”电池作为原材料回收,其实是变相亏损。当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使用成本在1000元每千瓦时,使用寿命超过1000次,其性价比就超过了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的常用电池,编者注)。

 

在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废旧动力电池的利用应按照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的原则,对废旧动力电池开展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国内企业正布局开展探索

 

据相关研究数据,我国目前的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已经能达到1元/wh,因为存在诸多障碍,国内还未大规模推广。相关研究文章指出,我国动力电池还未正式进入大批量“退役”阶段,可梯次利用的电池数量还不够多。

 

分析指出,我国动力电池业飞速进步,但可参照数据缺乏,加上“退役”电池性能和规格参差不齐,以及检测配比难度高等因素,让目前梯次利用市场化难度很大。从政策层面来说,相关行业配套政策还未落地,储能电池的经济效益无法最大体现。所以目前动力电池大部分梯次利用项目仍处于探索验证阶段。

 

有研究机构认为,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相比于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梯次利用。由于资源价格因素,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价值较低,其自身容量保持率和电解液保有率较三元电池更高,蓄充次数更高,更安全,使用价值也更高。磷酸铁锂电池在性能和成本方面改善的空间有限,所以磷酸铁锂电池会更适合在储能行业的梯次利用。

 

随着电池性能的提升以及成本大幅下降趋稳,让现有及未来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价值大大提高。国内企业也开始在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领域展开布局。据报道,今年中国铁塔与重庆长安、比亚迪、银隆等16家新能源企业,签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战略人生就是博的合作伙伴协议,探索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模式。

 

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或成主导

 

对于无法进行梯次利用的废旧动力电池,就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回收拆解。

 

今年2月,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同时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合作共建回收渠道。

 

据相关媒体报道,汽车生产企业北汽新能源与电池生产及回收处理企业赣州豪鹏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动力锂电池回收领域开展合作;动力电池研发生产企业宁德时代通过子公司宁德和盛,取得了主业为废旧锂电池拆解的广东邦普的控制权,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开展动力电池报废回收业务;再生资源企业格林美构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动力电池回收与拆解系统,与比亚迪、上汽大众等20多家企业合作推动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

 

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处理产业刚刚起步。国内企业应立足国内市场环境,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找到适合自身产业发展的路径。相信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各方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将会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模式。

 

免责声明:

● 此内容系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回收商网赞成此内容或立场。

● 以上信息均由回收商网(www.huishoushang.com)收集报道,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 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huishoushang@foxmail.com删除。

上一篇:货运市场新规:7月1日起,不许挂靠经营、取消蓝牌货运资格证、限行升级! 下一篇:爆发式增长的二手车市场被“拖后腿”,潜规则:“空白合同”藏陷阱

• 相关标签:

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
加入行业精英,
立刻出现在这里

关注回收商网微信:每日信息推送、免费查看不是事!

关注回收商网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享受前所未有的贵宾级享受,每日定时推送行情报价、招标处置、拍卖招标等海量信息,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哦!还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网站地图